青少年叛逆心理健康教育:当青少年的个体内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差距在认知上产生冲突,而青少年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来协调时,就会外显为某种不适当行为,并伴随出现沮丧、焦虑、抑郁或过度亢奋等不良情绪,这就产生了青少年叛逆心理健康问题。价值观是关于实践目的和实现目的的主体尺度以及人的需要、外部客观世界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等问题的哲学理论。价值观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和体现出来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体现,或者说是主客体在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一种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价值观的学说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价值观作为最高层次的价值意识和价值意识的核心,是价值意识中具有普遍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的价值原则,是人们面对社会生活实践根本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它是实践活动的总的精神动力、总方向、总目标。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到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统摄、影响人们对具体事物和事件的评价。价值观在为青少年叛逆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的同时,价值观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镇江问题青少年特训学校说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心理倾向的主要因素,而价值认知是价值观最为核心的心理成分。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青少年对现实的客观认知作为基础,要求青少年在现实实践中锻炼其心理调节机能,调和个体内在需求与主观现实的冲突,避免心理活动机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脱节现象,进而实现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人格目标。综上所述,价值观与青少年叛逆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